观点评论
有基层同志反映,中央一再强调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,近来在基层工作中,这一问题的确得到缓解,但在一些地方,形式主义又出现了一些新表现。比如,将“红头文件”改成“白头”,或不再对文件进行编号,等等。 这是典型的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,仍未跳出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窠臼。如果不加纠正,任其存在发展,无疑会影响党中央精神的落实,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效果也会打折扣。 为何有些地方、有些干部如此热衷发文件?以至于中央三令五申要减少发文量,仍变着法儿地往下发?主要还是因为工作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,往更深层次看,是一些干部的思想理念、工作方法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,主观能动性不够,推动工作本领不强、办法不多。 有的是因为长期庸懒散,不肯想新办法。这些干部接到上级任务和部署,不是想方设法落实落地,而是先等先看,再搞“拿来主义”,最后“依葫芦画瓢”应付交差,比如有的干部年终述职与别的单位如出一辙;有的地方文明标语照抄其他地区,连地名都没改。种种现象背后,都是形式主义作祟。 有的是因为能力不足,只能套用老办法。一事当前“三板斧”:开会、发文、督查检查。老办法不灵了,又变着法子搞“迂回包抄”,仿佛抛开老套路,就束手无策了。老办法不顶用,新办法不会用,硬办法不敢用,最后只能以形式主义来对付。 好作风离不开实干,好办法离不开实践。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,不论是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,还是化解重大矛盾,都需要党员干部创造性地落实中央部署。党员干部如果站位不高、学习不够,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。 跳出思维定式、破除路径依赖,除了强化创新思维,不断学习新理念、新知识、新技能,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,还需要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中汲取智慧。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真正拜群众为师,问计于民。从哪里问?哪里矛盾问题突出,就往哪问;哪里呼声较大,就去哪问。始终坚持问题意识、问题导向,就能问出实效,增强决策的针对性。 当我们真正俯下身、沉下去,深入实际调查研究,才干就会增长,干劲也会增强,好办法、新办法就多起来了。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8月18日 19 版) (责编:谢倩、闫妍)
(责任编辑:admin) |
- 2022-02-17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推进乡村振兴
- 2022-02-17让人才供给侧精准对接战场需求侧
- 2022-02-17坚持理论创新(人民观点)
- 2022-02-17高质量党建激发非公企业活力(现场评论
- 2022-02-17“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”